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病息息相关,这8类人要警惕

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病息息相关,这8类人要警惕

心血管疾病与睡眠障碍常如影随形,二者互为因果,形成恶性循环。研究显示,心血管病患者中约三分之一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,而OSA患者中50%患有高血压,20%-30%患有冠心病。以下8类人群需高度警惕:

1、夜间打鼾伴憋醒者:频繁呼吸暂停导致夜间缺氧,激活交感神经,引发血压骤升,长期可致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。

2、肥胖人群(BMI≥25kg/m²):颈部脂肪堆积易压迫气道,增加OSA风险,肥胖者心血管病发病率较常人高3倍。

3、老年男性与绝经期女性:激素水平变化导致上气道肌肉松弛,睡眠呼吸暂停风险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。

4、难治性高血压患者:若服用3种以上降压药仍无法控制血压,需筛查OSA,其合并率高达80%。

5、夜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者: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,加重心肌缺血。

6、慢性心衰患者:夜间平卧导致肺淤血加重,引发阵发性呼吸困难,睡眠片段化进一步损害心功能。

7、长期吸烟饮酒者:烟酒刺激上气道黏膜水肿,同时损害血管内皮,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。

8、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镇静药物者:部分降压药可能抑制呼吸中枢,加重睡眠呼吸暂停。

干预策略:

1、筛查与治疗:对于高危人群,要进行多导睡眠监测。一旦确诊为OSA,建议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(CPAP)进行治疗。

2、药物调整:如果已经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,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针对性的药物,例如丹红注射液,它对于改善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作用,其次,像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通用药物,也常被用于预防血栓形成。不过药物的使用必须根据自身情况严格遵循医嘱。在一些复杂病情的治疗中,医生可能也会将丹红注射液与其他通用药物联合使用,以增强治疗效果。

3、生活方式干预:通过控制体重、戒烟限酒、采用侧卧睡眠等方式,可以显著降低OSA的发生风险。

睡眠对于心血管而言,就像是一个“修复期”。要打破心血管疾病与睡眠障碍之间的恶性循环,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,从源头上阻断疾病的进展,让患者重获健康。